佛教的修行法门有多种,观照就是其中之一。虽然观照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,但佛教中的观照和日常生活中的观照是不同的。而且佛教中的观照也有正念观照的含义,只是许多师兄不了解,为此想知道正念观照是什么意思?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!
一切身心的现象,不论是过去,现在,未来,内,外,粗,细,美,丑,远,近;都是在不停地生灭,没有一刻是固定的。观照者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后,如实地知道这些身心现象的无常(anicca)和不实,实在是不园满,是属于苦,没有一丝毫可以称为是‘我’或‘我的’,这种观智称为三法印智(Sammasana?ā?a)。现在的坏灭了,就成为过去,而未来的,就进入现在。它们只是一系列不停地生灭的物理与心理现象。
一个观照者在明白了这些教法之后,依上述的四念处培养正念,安般念是最基本的业处,以正念专注在鼻尖的入息与出息,任何杂念或妄念来时,以正念看住它,并放下它。直至达到止(samatha)或更深的定(samadhi)。这个部分是正定的修习或止禅的修习(奢摩他samathabhavana)。止,巴利文samatha奢摩他,意义是止,依业处修止而得住心,不再散漫,代表心的宁静。定,巴利文samadhi三摩地,三昧,义为定,等持,依业处修习而得定,指心的高度专注。
修定的前方便是调服五盖∶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,而后修业处。修安般念以断散漫、愁忧之想。修恶露不净想以除灭贪欲。修慈心以除尽瞋恚。修悲心以除尽害心。修净戒、多闻与正思惟以除疑。修喜心以除尽嫉心。修光明想以除睡眠。修护心(舍心)以除尽憍慢。
观照是要保持正念,而定能使正念清晰,并持续不断。正念与正定又能保护心念,免除混乱,散漫,昏沈,生起邪见及其他烦恼的入侵。当正念因正定而加强时,观照者能把正念维持在当下,面对着境尘,不起分别心,正观现象境尘的生与灭,精确有效地观照着,并正知现象的真性。
当遇到障碍或心为烦恼入侵时,观照者能安静地面对它,正知现象的无常,以及现象依赖众缘的和合才能生起(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?āna),因此他过去的烦恼习气将不会起作用,他的心柔软适业,因此能放下或以中舍(upekkha)的态度应对障碍或烦恼。
我们致力断除一切的不善心所,心结,烦恼等,并思惟应如何应用佛法去对治,以及如何去灭除苦,心一起粘着,就修习观照。我们的感情作用和习气是根源于对人、事、物的错误观念,执着而放不下,所以应以无常观不净观对治;瞋念一起以慈心观对治;害念一起以悲心对治;妒忌心以喜心对治;贡高我慢心以无常观无我观对治。一直对境以舍念或舍想来对治。从十二缘起来看,触灭故六入灭→六入灭故名色灭→名色灭故识灭→识灭故行灭。要做到意行不生(不想),并要一直这样做。对身心的观照能使我们对身心有正确的认识,生起正见与智慧,由于智慧我们才得脱离众苦。
当我们在修习观照时,依靠对三宝的信心,生起强烈要证取道果的意愿,精勤地追循着正确的方法在圣道前进,这就是戒定慧学,或八正道,或更细的三十七菩提分法∶即四念处,四正勤,四神足,五根,五力,七觉支,和八正道。在现在资讯便利的时代,一个行者若听到某位法师或看到某些书籍所提到的新鲜课题或方法,他可能想去尝试一下,这是极为平常的事,无论如何,依靠正思惟,如理思惟检讨一下,若如法则可以采用。但不要生起希求之心,想得到更快速的证悟方法,这是不切实际的。
我们要常念:「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,须经学习和奉行,亲自体会和自见,是可奉行,可得成果,超越时间与空间;请来亲自查看,向内返照,智者皆能各自证知。」一切都得自己亲自修持和体证,指导老师只是提供修行的方法的参考而已。
在修习时必需认知我们心中的五种主要障碍,在[相应部.觉支相应第33烦恼(1)经]里佛说道:「金的随烦恼有五种(铁、铜、锡、铅、银);被此随烦恼污染时,金则不柔软,不堪任,不清净,脆而不堪正用…….心的随烦恼有五种(欲贪、瞋、惛眠、掉悔、疑等五盖);被此随烦恼污染时,心则不柔软,不堪任,不清净,脆而不能正尽诸漏。」
这些障碍尤其是以欲贪为主要的烦恼,世尊指出,若要正确地修习四念处,开发我们的心意,应当注意心里的欲(kama),设法解决心中的欲念。在《杂阿含913经》里这么记载:「佛告聚落主:是故当知,众生种种苦生,彼一切皆以欲为本,欲生,欲习(狎习),欲起,欲因,欲缘而生众苦。………若都无爱念者,则无忧苦尘劳。」
如何调伏对世间的贪欲呢?我们要知道心无厌足,所以应多观照‘无常’,人、事与外物皆不久长,就算你现在满足了你的欲望,心还是会生起其他的欲想,那时心还是被欲所缠住,还是不自在。因此要赶快以正确的方法对付我们心里的贪欲。对人的执着应以不净观来断除,对事与外物的执着应以无常观来断除,若是对人的瞋恚或害念则要以慈心观来调服。